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内和外通 治病养生

时间: 2019-09-25   点击: 1533 次
记者: 未知   作者: 未知   来源: 中医中药网

内和观

 

内和即中和。“中和”指中正平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名矣。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之意;二指适宜、合适、合乎一定标准;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中和之“中”取意合乎其宜之意,宋之理学家程颐称之为“天下之道”也。和者,相应也(《说文解字》),其义有二:一指调和,二指和谐,表示协调、均衡、统一的状态。中和之“和”,二者之意均有。和之内容,包罗万象,可大可小,无处不有和。中医内和观指脏腑、气血、阴阳调和。

 

从阴阳学说谈内和:“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并将之贯穿于中医理、法、方、药中。

 

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为和谐之态。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应是长而不偏盛,消而不偏衰,即内和之态。若超过了这一限度,出现了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是为异常的消长变化,即内失和,则生疾病。阴阳互根,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增长或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从五行理论谈内和:五行学说是用木、火、土、金、水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生理关系,五行相生相克生理平衡则内和,反之当五行不能维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即转为相乘相侮的病理关系,产生相应的关联性病变。

 

从气的升降理论谈内和:升降出入出自《素问·六微旨大论》,指气自下向上、自上向下、由内向外、由外向内的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的气,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这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这种运动是一切变化的由来。人体气的升降出入,既体现在气及由气推动的血、津液的运行不息,也体现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中。升降出入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了正常的生命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万物变化的根本,是生命活动的体现。《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升降有序,升降和谐则为内和之态,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而升降出入止息,则生命活动也就终止。

 

从五脏六腑功能谈内和:脏腑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则为内和之态,反之则为失和为内不和。如若某脏腑内不和,则株连其他脏腑,使之阴阳失和。

 

《素问》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脏和腑的生理功能必须平衡和谐,藏和泄才能有内和之度。

 

五脏六腑生理功能首先是整体统一,在这种状态中完成着每个脏腑各自的生化收藏出入。五脏六腑之间关系在《内经》主要是以五行生克乘侮来阐明。肝主木,心主火,脾主土,肺主金,肾主水。五行相生分别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分别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脏腑生理功能正常与否,要取决于三焦的气机正常,三焦气机正常同时又依赖于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

 

从治疗疾病求中和:和则生万物,不和则害万物。百病生于气。因为气具有恒温性、运动性、穿透性、控摄性、记忆性,而中医治病要依温度、压力、速度、时间,要动、要行、要和。要行中有和,和寓行中,而达和生万物。和而原,和而寿。中州者,脾胃也。脾胃正常则气机升降正常;升降正常则人身之诸气则动则行,水液则运,气血则生,人身之诸气的升降要和,要有升有降有度。中和还要达到出入平衡。出指二便、汗,入指摄入食物。要求随年龄的不同,疾病的不同,季节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有相应的饮食、生活习惯,二便和汗的排出有数和量。

 

外通观

 

外通观指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经气畅通。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语出自《丹溪心法》,源于《灵枢·外揣》中的“司外揣内,司内揣外”思想,“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意思是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外与体内有着密切联系。

 

经脉畅通,百病不生:经脉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因此针刺经脉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解除病痛的目的。《灵枢》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意思是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经脉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畅通的经络可以起到调整虚与实的作用,通则不痛,不能不通。

 

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若内不和,则相对应的经脉就不通,进而可株连其相应脏腑,即所谓内不和则外不通,外不通则内不合。

 

人宗岐黄道,心法阴阳平,外通筋骨气,内调脏腑和。将针灸与药有效结合,应用于临床,调气血,运中州,平升降,恒出入,从而达到内和外通之意。

 

外通的治法主要是应用传统针灸理论、平衡针灸理论、董氏奇穴理论疏通经络。应用黄帝内经古法九针通经络、通经筋、通皮部而通五痹。根据疏、运、行理论,应用不同针具,治疗不同的疾病。

 

内和外通的意义

 

在内和外通观点的指导与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内外同治,针药并用,相得益彰。这可以使临床疗程缩短,提高有效率、治愈率。内和外通相辅相成,外不通则内不和,内不和则外不通。根据近三十年的研究,只要将内治外治、针药并用结合的妙,结合的正确,就能取得准、稳、快之桴鼓之效。


下一篇:抱歉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