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中医名家

专治外感风寒的神方!医圣张仲景留下的天下第一方,却惨遭后人遗弃.....

时间: 2022-04-11   点击: 2964 次
记者: 未知   作者: 未知   来源: 守正学堂

那天有人留言问我:“你们怎么还在讲麻黄汤?真是误人子弟!”

 

言外之意,他认为麻黄汤早已无用武之地,如果还在用,那就是误人子弟。


image.png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啊!

 

这个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撑起整本《伤寒论》的方子效果究竟怎么样?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医案再下定论:

 

有个宝妈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在孩子三周岁生日那天,举办了一个温馨又盛大的生日宴。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孩子们也玩得不亦乐乎,疯得满头大汗。这一闹出了一身汗不要紧,紧接着又吹着空调,当晚孩子就开始发烧。谁能想到本来开开心心的一件事竟会弄巧成拙呢?孩子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双大眼睛湿漉漉地看着父母,看得父母又心疼又自责。吃了退烧药之后孩子勉强入睡,烧也渐退了些......

 到了第二天还是发烧,体温38.2度,在大夏天却一点汗都没有,这可怎么办?

 

image.png


父母抱着孩子直接去了中医儿科门诊,医生看宝宝有些发抖,这是最重要的信息,发抖说明是恶寒,证明是表证。

 医生给开了麻黄汤:麻黄3克、桂枝2克、甘草1克、杏仁2枚。中午十二点半给宝宝喂了一半药,之后一直在观察,可还是没出汗

 又过了两个小时,按医嘱喂剩下的一半,过来大概40分钟后,宝宝头上和身上开始冒汗,衣服都汗湿了,换衣喂水之后,体温明显下降,脸红也消失,身上手上也没那么烫了。

 接下来宝宝安睡一夜,白天一天没吃东西,半夜吃了一点,又进行了两次体温检查,体温正常,没有反复。麻黄汤一副药下去便能药到病除,说中医疗效慢的,大可以看看。

不仅如此,这个麻黄汤,还有个夸张的名字,叫做还魂汤。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名字呢?就是人死了,脉都没了,下回阳九针后,再灌麻黄汤下去,还能把人拽回一命。

 

真的这么神奇吗?

 

《悼恽铁樵先生》中就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恽铁樵先生原先不是医生,就是因为他的孩子,二公子三公子相继病伤寒而亡故,痛定思痛,才开始学中医的,最后悬壶济世、著书立说。


 image.png



过了几年,四公子又病伤寒了。其他医生用的是豆豉、山栀等一些相对比较平和的药物,没什么疗效。恽铁樵先生也是愁容满面,晚上急得睡不着觉在地上溜达,终于想起来如何针对四公子的病症。发热、无汗、喘;虽然信息少,也能辨别出病位在表,是表不解的发热、表不解的无汗、表不解的喘。

于是通过这几个症状,恽铁樵先生认为这是一个表证。表证就需要解表,解表就需要发汗,患儿没有汗,所以用麻黄汤,最后汗出喘平而愈。过去有很多伤寒重症,麻黄汤一下去就救回来了。


小小的麻黄汤竟然还有这效果?

 

你还真别不信,我们从方剂中一一来看。

 

麻黄汤原方:

 

麻黄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一升十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image.png

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之君(主)药,并用命名为方名;

单用麻黄发汗,还要用温经散寒,用桂枝辅之,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杏仁味苦性温,能辅佐麻黄定喘;至于甘草能缓麻黄发汗之猛烈,兼能解杏仁之小毒,即以填补出汗后之汗腺空虚也。药止四味,面面俱到,且又互相协助,这就是方子的精妙之处!

 有的医友一般看见破寒的方子都会认为有姜或是枣;比如桂枝汤,葛根汤。再来看麻黄汤的原方,发现没有姜,也没有枣,是不是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麻黄汤证的邪气是点状的,我们可以把寒邪看做成一根针,钻进身体来。

 

image.png


那我们用麻黄汤把邪气发出去也是点对点的,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斗剑那样,剑尖碰剑尖的去打斗。这就不像是用到大青龙汤证的时候放回姜枣,姜枣要调和营卫,形成面状的驱邪。

 

伤寒论中写道: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既然麻黄汤这么好,为什么还会有人说此方是误人子弟呢?

 

中医传承中,常把麻黄称作虎狼之药,以至于很多医生都避用麻黄。因为麻桂剂属于典型“阳药”,如果用错,会“如君子之过,路人尽知”,医者避之属于人之常情。但同时说明麻黄汤犹如烈马,驾驭得当才可作用非凡。

流传年深月久,麻黄汤禁忌越多,如“热证不能用麻黄汤”,“盛夏不得用麻黄汤”,“江南不宜用麻黄汤”,“虚人不可用麻黄汤”等。

 

既然如此,这个方子还能用吗?

 

当然有麻黄汤证,就一定要用麻黄汤方。条件成熟马上用,条件不成熟时创造条件也要用。

 

《经方杂谈》中有章次公治疗曹颖甫夫人“坚决”使用麻黄汤的记载:

 

 曹颖甫已在半日内给其夫人服下4剂麻黄汤,没有动静。但章次公“按脉察证”,继续处方以麻黄汤,麻桂加量,果然“不满半小时”即知。

 

这说明什么?

 

不是麻黄汤无效,是很多人把握不好配伍;也不是经方中医不好,而是很多人找不到靠谱的经方中医。

 

只要识得“麻黄汤证”在,即使有诸多“禁忌”,也要“守方”不移,并且要敢于“加量”、“促其间”。

 

只要识得“麻黄汤证”在,暂时不能用,可待条件成熟,一切措施都是为最后使用麻黄汤打基础,这也叫“守方”不移。

 

在西方医学发展的路上,很多人都忘了传承千年的中医精髓。而在中医发展的道路上,伤寒的许多良方又被丢弃,这才是万万不该!

 

“良药弃而不用,伊谁之过,丢弃传统,甚为可惜。”麻黄汤作为《伤寒论》的精髓,大可以放心大胆的用!

 

什么时候用?

 

只要你出现怕冷、无汗这两个症状就可以用!怕冷就是有表寒,越怕冷越有效,只要有怕冷这个症状麻黄汤就用对了一半。那么另外一半是啥?就是无汗,正是因为风寒束表无汗才会导致一系列风寒感冒症状的。

 

因为麻黄汤就是发汗神药。至于其他的症状,比如说头疼、流涕、咳嗽那都是连带反应,大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不建议个人用药,具体情况还是要找医生做具体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