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康养文化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时间: 2021-01-19   点击: 362 次
记者: 未知   作者: 未知   来源: 人民网

1611005453485_1.jpg

法国阿维尼翁老城的建筑得到了细心保护,同时这片区域也修建了无障碍通道、各类商店和饭馆等,满足附近民众的生活需求。图为旧城墙附近的一家小餐馆。
  本报记者 刘玲玲摄

rmrb2021011918p33_b.jpg   

  意大利首都罗马北部100多公里处的白露里治奥古城,是当地的游览胜地。
  本报记者 韩 硕摄

   1611005461955_1.jpg

  泰国大城古城内景。
  本报记者 赵益普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在开发建设时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运用现代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不仅增强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感知,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让文化遗产展现新的活力。

  

  意大利

  “好好利用不失为最好的保护方法之一”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韩  硕

  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目前通车的地铁线仅有两条半。原计划于2015年完工的地铁C线在施工时遇到多处地下古迹,竣工时间一拖再拖,被称为欧洲“工期最长”的地铁线路。在意大利,工程建设中若挖出文物,工程需立刻停工,先进行文物发掘和抢救,再视情况更改工程图纸或取消工程。

  意大利目前拥有54处世界文化遗产。漫步在文艺复兴之都佛罗伦萨、“永恒之城”罗马或是水城威尼斯,气势恢宏的建筑、精美绝伦的壁画、历经千年的残垣断柱比比皆是,一巷一廊、一砖一瓦,都传递着古老的气息。

  为了守护文化遗产,意大利建立了一整套文化和自然遗产法律体系及严密完备的规章制度。1909年,意大利针对历史、艺术、建筑作品保护颁布法令;194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写入宪法。当地1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物,未经批准不得拆毁或改建,内部装修也须经文物部门检查、鉴定和批准;除非特批,旧市区原则上不再增加新建筑;规模稍大的城市要圈出古城区,限制车辆进入;政府每年将当年税收的千分之八用于文物保护。

  “意大利人对古建筑和古城充满虔诚,用心守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已经成为国民的公共道德,也是一种民族自觉和社会责任。” 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高级研究院院长路易·费加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在学前教育中,就会向孩子们普及热爱文化、珍惜文物传承的理念。”

  “好好利用不失为最好的保护方法之一,意大利不少古建筑仍作为办公场所或住宅使用。以罗马为例,总统府奎里纳莱宫和总理府基吉宫都始建于16世纪。这些古建筑保持着数百年前的面貌,通过内部翻新加固,以适应现代居住办公需要。”路易·费加齐介绍,对这些老楼的利用需恪守文物保护规定,如必须阶段性维护,翻新时不可变动门窗颜色、材质等。

  为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难题,意大利政府自1994年起开始实施遗产“领养人”制度。在保留遗产所有权、开发权和监督保护权的前提下,由私人管理方通过市场运作,将文化遗产的潜能充分开发,实现盈利,收入将反哺遗产保护。

  自1997年起,意大利在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都会举办“文化遗产周”活动,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通过举办历史和文化题材的音乐会、研讨会等数百项活动,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艺术修养。目前,意大利共有包括“我们的意大利”“意大利古宅协会”“意大利古环境协会”在内的数十个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它们不仅为古旧建筑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承担了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进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工作。

  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城内古建筑鳞次栉比。早在1988年,这里便成立了著名的建筑考古实验室。实验室里,数字摄影测量、剥蚀分析、石质材料修复等日臻成熟的修复技术,守护着这座古城。

  博洛尼亚大学、罗马大学、都灵大学、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等意大利高校,都有历久悠久且世界领先的考古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的高等教育及专业,为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日臻完善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智力支持。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维持原貌,也需要做好创新。”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策展人、考古学家阿米莉亚·梅娜向记者表示,“在如今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意大利兴建了全国科技保护维修中心,在对全国古建筑细致普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备的古建筑数据库。同时,3D打印、3D建模、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摄影测量、数字资料库等先进科技,也被不断研发并积极运用到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仅如此,意大利也和其他国家分享相关先进技术。”

  意大利佛罗伦萨绘画艺术学院终身院长克里斯蒂娜·阿迪迪尼表示:“文物艺术品不会说话。我们努力保护并利用文化遗产,让它们讲述人类历史中那些深远、伟大的故事。”

  (本报罗马电)

  

  法  国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

  本报驻法国记者  刘玲玲

  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以其戏剧节而负有盛名。在7—8月的戏剧节期间,游客往往超过20万,让这座依然保留着中世纪道路格局、拥有上百处历史建筑的老城焕发活力。无论是斑驳古老的城墙,还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教皇宫及阿维尼翁桥附近区域,都印证了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阿维尼翁老城是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双管齐下”的缩影。根据法国文化部的数据,目前法国近4.5万座建筑物和26万件文物被列入国家遗产保护名单,另设有上百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区域”。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能较好保存原貌并成为当地旅游热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国先进务实、不断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早在1830年,法国便成立了专门研究历史建筑的国家机构。1840年法国文物建筑管理委员会诞生,负责对历史文物建筑进行技术分析与修复。同年,法国颁布《历史性建筑法案》,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物保护相关法律。1913年,法国正式通过《历史古迹法》,对“文物建筑”的概念进行了法律界定,并明确规定文物建筑因关乎公众利益而受到保护。在该法基础上,法国陆续推出其他法律法规作为补充,例如1930年通过的针对历史景观地保护的《景观地保护法》,对自然景观以及城市中的特色景观予以保护。

  法国政府不仅通过立法保护文化遗产本身,还关注文化遗产周围区域以及所在城市的整体保护。1962年,法国时任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推动制定了旨在保护历史中心城区的《马尔罗法》,包括阿维尼翁在内的法国多个城市的老城区都受益于该法。该法在老城区设立“保护区”,对区域内文化遗产保护和用地规划进行了详细规定,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维护了文物建筑所在区域的历史和美学价值。

  “如果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发生冲突,政府会选择前者。这样的理念对法国来说意义深远。”巴黎历史遗产基金会负责人若弗鲁瓦·沙马斯介绍说,为保护巴黎塞纳河畔历史建筑群,巴黎市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拆除旧建筑,而是在巴黎近郊发展了新的建筑空间,建设了拉德芳斯商务区,最大程度保护了历史遗产的风貌。塞纳河畔建筑群也在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年来,法国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不仅仅局限于修复和维护,而是基于社会经济、生态保护、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漫步阿维尼翁历史遗迹染匠街,沿路可见法布尔故居等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

  法国各地政府还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鼓励更多历史古迹向公众开放。包括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在内的大多数博物馆对26岁以下青年免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可免费参观。每年9月的欧洲文化遗产日,法国上万处文化遗产免费向公众开放。人们在了解国家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增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本报巴黎电) 

  

  泰  国

  “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

  本报驻泰国记者  赵益普

  在泰国首都曼谷以北约80公里,湄南河、华富里河、巴塞河三河交汇,形成了一个天然河流岛。漫步岛上,一座座古老佛塔和寺庙,砖红色的残垣断壁饱经风霜,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这里是泰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大城古城遗址的所在地。

  大城古城始建于1350年前后,是泰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王朝大城王朝的国都。14至18世纪,大城是一座繁荣富裕、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同时也是重要的商业和宗教中心,仅主岛区域的各式建筑就有超过3000栋。1767年,大城因战争而损毁,只有石质佛塔、寺庙和宫殿得以保存。

  从1935年开始,泰国文化部艺术厅陆续开展对大城古城遗址的挖掘和保护工作。1976年,泰国政府宣布在古城遗址基础上建立大城历史公园,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公园逐步从原有的289公顷扩大到了480公顷,最终覆盖全岛以及周边部分村镇。1991年,大城历史公园最初的289公顷区域,包括玛哈泰寺、玉佛寺、柴瓦纳兰寺等重要遗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大城古城遗址成为泰国仅有的3个历史类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历史悠久的大城古城见证了泰国民族艺术诞生的杰出时代。

  大城历史公园园长素甘雅告诉本报记者,对大城古城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和保护利用,是为了让泰国民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国的文化历史。“大城王朝距离我们200多年了,但泰国的民族传统流传至今,保护好大城古城,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素甘雅说。

  泰国已通过数部法案,加强对大城历史公园的规划管理。泰国政府2018年出台《大城历史公园保护和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7)》,建立大城古城保护和发展委员会,由政府每年划拨专门预算。

  目前,大城历史公园有宫殿、寺庙、佛塔等遗迹500多处。“大城时代的很多建筑都是木质雕刻和石质垒砌相结合的,修复这些建筑对工匠技艺要求很高。”大城历史公园考古研究员査雅达告诉记者,泰国文物修复专家擅长木雕,在石质构件的补充和还原技术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经常邀请其他国家的专家参与修复公园内的遗迹。

  泰国文化部艺术厅厅长阿南表示,大城文明是全人类的财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才能得到发展,通过增加国际合作,大城历史公园文物将得到更好修复。

  如今,大城历史公园已成为泰国著名旅游景点。据统计,大城每年的游客达到800万人次,其中70%是泰国游客。为充分发展当地旅游业,泰国政府在大城古城周边划定了3类区域,要求所有新建筑高度分别限定在8米、12米和15米以内。

  泰国国家旅游局公关专员披波对本报记者表示,大城王朝是泰国艺术传统走向成熟的时期。在修复和保护大城古城遗址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弘扬和传播泰国传统文化,让大城古城充分实现其当代价值。

  (本报


上一篇:《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