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以‘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为重点,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去解决问题,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作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自2010年6月起由厦门市进行结对帮扶,厦门临夏两地东西部协作从鼓励国企带动民企参与扶贫,到两地营商环境嫁接,再到人才共享……10年时间里,厦门在临夏这片热土积极进行跨区域扶贫协作的实践探索,在产业扶贫上突出特色引领,做大特色产业,做好产业承接,做强电商产业。东西相牵、海陆相连的扶贫协奏曲为临夏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厦门力量”,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品牌效应和示范影响。
做大特色产业,形成合力促增收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支持下,厦门市大力开展特色产业扶贫协作。由厦门企业在临夏当地投资建设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面积达3000多亩,种植了甘蓝、西兰花、红叶莴笋、西芹等十多个品种,带动了400多名农民在这里就业,人均实现增收约3万元。厦门市在临夏州和政县投资建设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改变了以往这里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经济效益不高、农民脱贫缺乏强有力项目带动的局面。经过厦门企业专业技术指导,当地群众对食用菌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和政县食用菌基地涉及232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通过流转土地每年可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入50万元以上,有力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厦门推出“基地+农户+企业”等协作方式,帮助临夏老百姓持续增产增收。除了建设种植基地,厦门企业还把加工厂搬到这里,推进“基地+农户+企业”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扶贫车间和扶贫工厂是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平台,思明区把布鞋加工为主的扶贫车间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实现了临夏县农业生产和产业增收“双丰收”。厦门企业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展销平台,多渠道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促进临夏农民持续增收。
做好产业承接,精准发力奔小康
临夏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布局正在加速调整,临夏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后发优势日益凸显,为临夏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带来了机遇。厦门发挥国企资金优势,帮扶工作齐头并进、多点开花,通过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建设产业园“筑巢引凤”等方式延伸完善产业链,帮助产业协作项目纵深推进,全面落地,实施帮扶项目420个,新引进厦门企业16家。同时,一批新产业和新业态,共享经济、宅经济、夜间经济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促进临夏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形态日趋多元、产业转型更新换代、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四梁八柱”的关键一环,如何做到精准长效是重中之重。厦门市打造的“菜单式”扶贫模式,把着力点放在“准”上,把功夫下在“精”上。厦门发挥职教资源富集优势,积极开展两地职业院校间的合作,促进人才、科技、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提升临夏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为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扶贫先扶智,培训劳动力就是培训未来,这种好做法的坚持和推广,让更多群众通过周末学堂提升综合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新时代产业工人,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能力素质的提升,实现了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为临夏县域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做强电商产业,赋能助力开新路
厦门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探索和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电商发展新模式。为了让结对贫困户脱贫有“术”,致富有“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融入临夏扶贫产业链,整合商务系统资源,帮助结对村发展电商产业,奋力答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卷”。厦门建成土桥镇手工布鞋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特色产品展示销售;建成集人才培训、销售运营、孵化创业为一体的积石山县电商产业孵化园,通过滚雪球式示范带动效应,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加入电商大军。如今,电商扶贫已经成为厦临商务协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为东西部电商产业协作平台引入活水,有力阻断之前单靠种植养殖业扶贫方式易导致的脱贫户再度返贫的后果。
厦门临夏两地全方位建立电商扶贫协作长效机制,倾力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产业帮扶。今年7月,厦门—临夏电商扶贫论坛举办,电商圈齐聚临夏,为当地电商发展“号脉”,成为厦门电商扶贫的一个缩影。鹭岛临夏,电商同行。近年来,厦门市商务局多次带领商务系统扶贫攻坚队伍,在临夏指导举办电商扶贫论坛,组织电商人才、电商企业赴临夏“落地生根”。多措并举拓宽电商扶贫渠道,全链条打造东西部电商扶贫协作新模式,临夏贫困户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