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时政资讯

养生 | 常见脑病的中医治疗——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

时间: 2020-07-16   点击: 522 次
记者: 未知   作者: 未知   来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动脉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动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局部软化坏死,使管腔狭窄或闭塞。脑栓塞主要是因为心脏栓子脱落或全身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而阻塞脑动脉,引起脑栓塞。本病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


01病因病机


     本病多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各种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糖尿病、高脂血症、真红细胞增多症,造或血液的有形成分凝聚,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当脑血栓形成后,侧支循环代偿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脑水肿及毛细血管周围点状出血,软化、坏死的脑组织逐渐被吞噬细胞清除而形成空腔,深部脑白质软化,常为缺血性梗死。


     本病属于中医“中风中经络”的范畴,多因劳倦过度,暴饮饱食,脾失健运,脾虚生痰,痰热互结,肝风夹痰流窜经络,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衰少,风火相扇,瘀血阻滞,气血逆上,犯于脑而发病。总之,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肾、脾的关系密切。


02诊断要点


     本病多见于有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老年人,常在安静的状态下发病。发病较慢,多意识清醒。脑局部定位体征根据梗死部位的不同而异。临床表现为偏瘫、意识障碍、失语,以及病变同侧视力障碍、视神经锥体束交叉综合征,同时伴有同侧霍纳氏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后陷等),可有进行性智力减退。


1. 出现头痛、偏瘫、抽搐等,为颈内动脉脑梗死。


2. 起病较急,病变较重,可有意识障碍、三偏综合征、瘫痪严重、偏瘫肢体程度不等、头面部及上肢偏瘫重于下肢,伴有感觉障碍,为大脑中动脉梗死。


3. 下肢偏瘫重于上肢,出现精神症状,如迟钝、淡漠或欣快夸大、精神错乱等,为大脑前动脉梗死。


4. 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对侧半身痛温觉减退或消失,亦可出现眼球震颤,伴同侧霍纳氏综合征、面部感觉障碍及上下肢共济失调,为小脑后下动脉梗死。


5. 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四肢偏瘫、瞳孔缩小,为基底动脉梗死。


辅助检查:①生化、心电图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②脑脊液检查,多数正常。③CT 检查,24 ~ 48 小时内可见低密度梗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