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中医药为抗疫作出突出贡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清肺排毒汤成为新冠肺炎通治方剂

时间: 2020-04-18   点击: 778 次
记者: 未知   作者: 未知   来源: 人民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7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进展和成效并答记者问。

  “从中医的角度看,新冠肺炎主要侵害患者的肺和脾,表现为类似于咳嗽、咳痰、喘憋、气促等肺的症状,以及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脾的症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认为,从新冠肺炎病情的发展过程看,早期比较偏重于“瘀”,中期偏重于“闭”,晚期偏重于“脱”,主要是“喘脱”,然后就是恢复期。

  仝小林介绍,专家在不断汲取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和修订了从三版到七版的诊疗方案,包括患者恢复期的诊疗方案;推动了武汉一些大的医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降低了死亡风险。

  清肺排毒汤被纳入了第六版、第七版诊疗方案当中,也是目前唯一的通治方剂。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王伟介绍,清肺排毒汤在山西、河北等地进行了临床紧急观察,发现有效率超过90%。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通知,在全国推广使用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2月5日以来,武汉的定点医院、隔离点等总共使用了39万袋清肺排毒汤。”王伟说,一些专家对该方剂的物质基础做了研究,完成了300多种化学成分和200多种入血成分的鉴定。“清肺排毒汤能有效抑制内毒素的产生,可以避免或者延缓炎症风暴的发生,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

  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除了药物,中医还有不少非药物的疗法。仝小林介绍,针刺、艾灸、八段锦、穴位贴敷、隔物灸、热敏灸、拔罐等方法,主要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我们统计了600多例患者的情况,发现对咳嗽、胸闷气短、乏力、失眠、心慌等症状,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中医参与救治危重症患者,大有可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介绍,中医药专家制定了三版重症、危重症的诊疗方案,并且推荐了4个方剂和8个中药注射剂。中医药治疗方法能减缓、阻止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促使危重症转为普通症,从而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我们治疗的80例重型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率为92.5%。”

  “这次抗击疫情,中医药科研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王伟介绍,中国工程院专门成立了中医药专班,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多方进行支持。“我们将临床救治放在第一位,同步推进临床救治和科研,形成了清肺排毒汤、‘三药三方’等成果。”

  为了推进中医药科研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攻关组专门成立了中医药专班,分为临床救治、机理研究、方药筛选、体系建设4个组。专班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介绍,下一步,将做好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总结,为应对突发传染病作出规律性探索。要对临床救治有效的方案、有效的方剂开展机理研究,并加快成药性研究和临床适应症的研究。此外,还要探索中医药如何融入国家传染病防控体系,做好一线支撑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截至4月16日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1081例,其中重症病例8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697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692例,现有疑似病例62例(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于17日就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死亡数进行了订正)。当日新增确诊病例26例,其中15例为境外输入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本土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6例,其中境外输入3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2例,重症病例减少6例。